读了春望我感受到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2:32:59
读了春望我感受到了?

读了春望我感受到了?
读了春望我感受到了?

读了春望我感受到了?
标题:春望 作者:杜甫 体裁:近体诗 题材:咏怀诗 格律:五言律诗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②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不胜簪:头发少得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胜:能承受.
译文
【题目】在春天看到的景物
【题解】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参考译文1】
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国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参考译文3】
京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凄清.
感伤国家时局,见花而飞溅热泪,悲恨亲人离散,闻鸟啼而惊乱人心.
战火焚烧接连三个月,家书一封相当万金.
满头白发而今越骚越短,稀疏得简直无法插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写作背景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并于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五言律诗《春望》.
鉴赏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