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问:古代皇帝说什么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8:25:32
网上问:古代皇帝说什么话

网上问:古代皇帝说什么话
网上问:古代皇帝说什么话

网上问:古代皇帝说什么话
随便翻一下古代的史书,就会发现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都是说的文言,就连乡野百姓也是“之乎者也”不离口,至于皇帝的“金口”一开,更是文辞高古,声调铿锵,动辄就是“朕”如何如何.这样,无形中就让我们觉得古人都是说的文言.其实并非如此,文言反映的古代语言是不真实的,古代皇帝说话也和老百姓一样,说的是大白话.
  我们不妨以明代皇帝朱元璋为例.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四日,朱元璋接见孔子五十五代孙衍圣公孔克坚,有如下一段对话:“(上曰:)‘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读了这段对话,感觉就像是两个老汉在拉家常,丝毫也没有皇帝的神圣感.朱元璋不但与人对话用日常口语,就是下的“圣旨”有时也用白话.洪武三年,一道有关户帖制度的“圣旨”是这样写的:“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们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其后的永乐皇帝、嘉靖皇帝都下过类似的白话诏书.
  明代皇帝说的是白话,那么宋代皇帝呢?宋代皇帝也是说白话,不会说文言.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光胤,不但自己说白话,而且对文人动辄“之乎者也”十分不满.据《湘山野录》载,宋太祖一次与赵普登朱雀门,见门额上题“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那个“之”字有什么用?赵普回答说是“语助词”.太祖便讥讽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明确表达出对文言的不屑.太祖是武人出身,他觉得用口语“朱雀门”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中间加个“之”字.宋度宗还用白话批公文,在一篇御批中有这样的话:“所有陈世崇诗文稿都好,可再拣几篇来,在来日定要,千万千万!”显然这就是宋代的口语,而《宋史》中记载的宋人语言则是不真实的.
  从理论上说,文字应该是语言的反映,所以书面语理应与口语保持一致.但中国古代的语言发展并非如此,唐宋以来,文人、史官在执笔为文时,并不按照口语本来的样子书写,而是讲究“文必秦汉”,也就是要使用古人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这样才显得“高雅”,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与口语脱离的所谓“文言”.其后一直到晚清,历代文人都是如法炮制,在作文记史的时候要把口语“翻译”成文言,以书写当代口语为耻为俗.二十四史及其他古代文言作品,都是这样写成的.偶然也有少量白话书面语成了“漏网之鱼”,没能变成文言,像上面的这几个例子,反而成为语言学家窥探古代语言真貌的宝贵材料.相对与文言而言,宋元以来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白话书面语,是与当时的口语基本一致的,像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都是用白话写成的,作品中的语言更接近历史的原貌.由此看来,要想了解宋元人如何说话,要看话本小说,不能看《宋史》;要了解明清人如何说话,要看《金瓶梅》、《红楼梦》,不能看《明史》,也不能看《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