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5:24:33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蒋中正没有给张学良发布不抵抗命令
许多人把东三省的沦陷怪罪于蒋公,世间也广泛流传是蒋中正曾有一手谕给张学良,不让其抵抗.但张学良明确说过,“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可能要占领全中国,我想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借口扩大战事.我们采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最后不能杀不出血.杀到全中国来了,我们只能拼死一搏.”张学良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解释:“当时的中央不是蒋总统,是孙科.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我承认那时判断错误.我下令不抵抗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除了所谓“错估局势”,张学良还有不愿直说的原因,那就是东北军根本不是日本关东军的对手,如果抵抗就是全军覆没.包括张学良在内的中帼军阀们,都是靠部队多少而存在的,没有了东北军,就没有了张学良的地位.张学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因而下令不抵抗退回关内.
蒋中正不是不抗日是为抗日积蓄力量
东北失守之后,蒋中正不同意抗日的主张.但从蒋中正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份子.他真的不抗日吗?从台海两岸的史料都可以证实,蒋介石并不是不抗日,而是在抗日的战略时机上和张学良有严重分歧,蒋中正主张攘外必须安内(不是攘外必先安内).这种政策主要出于两个考量:一是当时中国虽结束了军阀割据,但政令难以统一,尤其是拱产谠不仅仍拥有军队,并割据陕北一方.蒋中正和张学良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蒋对拱产谠的本性有相当的了解,深知如果不铲除红军,它会利用抗日之机得以发展而后患无穷.蒋介石苦心经营的围剿哄军和拱产谠,虽然前四次失败,但第五次获得成功,红军被迫进行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大溃退.溃退到陕北的哄军仅剩下几万人,蒋介石多年的艰苦剿拱,终于有了眉目,他怎么让它功亏一篑呢.二是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无法与日本匹敌,必须尽量争取时间,以储备力量.蒋中正深知两方的实力,如即此仓卒应战,只有自取败亡.蒋的策略是,尽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构筑能够对日作战的国家能力.这在国际上有先例,法国割两省给普鲁士,是由于实力悬殊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后来有实力再收回.1934年,蒋中正把为抗日而建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直属蒋直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大后方创建军工厂和重工业.但蒋中正为什么不把他的想法告诉群情激昂要求抗日的中国民众呢?因为如果作为当时中国领袖的蒋介石公开这种战略部署,等于告诉日本人,中国正卧薪尝胆,准备全面抗日,会刺激日本鹰派提前全面侵华.当时中国知识界对此保持清醒头脑的是胡适和他的弟子傅斯年等人,他们也赞同先做准备再抗战,但是其他国人不理解蒋公.
之后八年抗战卫国的历史事实已证明,蒋中正不仅坚定抗日,而且领导了整个抗战主要战场.在这场战争中206位将军战死疆场,陆军牺牲,失踪共321万1419人,海军舰艇全军覆没,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正是这群中帼军人保卫捍卫了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尊严!

攘外必先安内

这说法是空穴来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做出的牺牲比那个党派都大

攘外必先安内!!!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政治表演。解读如下:
大前提是<1>国内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军阀仍然割据。蒋介石能控制的兵力只有中央军,即黄埔军校的子弟兵,他是私家军。
<2>如果他在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无疑是打光光了,最后只能是光杆司令。
<3>那时只剩下其他各地割据的军阀,各自为战,无疑是取胜之可能机率不大的。
...

全部展开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政治表演。解读如下:
大前提是<1>国内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军阀仍然割据。蒋介石能控制的兵力只有中央军,即黄埔军校的子弟兵,他是私家军。
<2>如果他在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无疑是打光光了,最后只能是光杆司令。
<3>那时只剩下其他各地割据的军阀,各自为战,无疑是取胜之可能机率不大的。
1 什么以国际联盟主持公道也是表演。行就拖住日本,不行就赔点本,还能增本钱。如下:蒋介石先弄掉张学良,收编他的军队。代价是掉了东三省!和他预期差不多,张学良年少不懂啊。就是委屈了少帅和东北的父老乡亲们。
2 东三省当时在汉人(国人)的观念里,不是自己的地方,是满清的。掉了也就掉了。当然这也是输掉了大量的战略资源,他心里清楚的很。这是豪赌!!就是玩德克萨斯扑克,放出了筹码!虽然蒋介石觉得是在他的掌握中进行,他内心也难受,觉得是血耻。
3 安内的表面意思是剿共,的确也是。其实深层意义是蒋介石想收编各地的军阀割据的财权兵权。可以说是一石2鸟之计。
4 说回国际联盟,有了之前的外交,争取国际上某些强国的支持。这支持很实际,一是武器的供应二是借钱充军饷。
具体细节请自己找史料。
总结:蒋介石赌的让我感叹之。。。

收起

第一:蒋公没有下达不抵抗命令,下命令的是张学良。张学良晚年在美国亲口证实了。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

全部展开

第一:蒋公没有下达不抵抗命令,下命令的是张学良。张学良晚年在美国亲口证实了。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明:“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
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第二:攘外必先安内没什么不对的。
历史上哪个国家在四分五裂时能够抵御外辱?从中国历史上看,无论是汉唐的赫赫武功还是蒙古满清的崛起,哪一个不是在结束了残酷的内战后才进行的?在国家民族真正统一之前,对外敌哪一个不是忍辱求和的?以成吉思汗之神勇,在蒙古统一前不也对金国纳贡称臣吗?不也要先把内战进行到底吗?
第三:即使蒋公放弃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的敌人会让他专心抗战吗?
1932年1月28日,上海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及奉命增援的蒋介石的嫡系第五军奋起抵抗日本海军的进攻,得到了广大上海市民和国内舆论的广泛支持。然而,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却相信,“国民党各派军阀及中国资产阶级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在“弄各种各样的把戏来愚弄劳苦群众”,乘机“来侵吞民众的捐款”。这个时候,恰好是发动民众起来革命,号召士兵“杀掉你们的长官”,号召近郊农民武装起来,夺取土地,“进行游击战争”,进而“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众自己的政权”的最好时机。《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上海事变第二次宣言》,1932年1月3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为上海事变宣言》,1932年1月31日;《中央关于上海事件的斗争纲领》,1932年2月2日。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发布了对日作战宣言。这一宣言的目的非常清楚,根本上仍旧是号召民众“积极进行革命战争,夺取中心城市,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因为它坚信:“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顺利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对日作战的必要前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193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第639-640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