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1:47:30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据中国艺术研究院介绍,我国戏曲剧种已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367个,锐减到目前的267个.
  近年来,说起戏曲,总能听到一声声的长叹短吁.中国是个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
  如今,戏曲已经风光不再,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盟主的地位,亦不复存在.与此相伴随,戏曲剧种的处境则越来越令人担忧,而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20年消失了上百个剧种
  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提供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表明,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剧种,1982年我国尚有394种,到了目前,还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种只有100多种,能为大家稍稍熟知的剧种则不到50种.以戏曲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尚有54个地方剧种,但目前只有碗碗腔、眉户、道情、武乡秧歌、上党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台等10多个剧种有专业剧团,其余只存在于民间班社,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娱自乐.有些连民间班社也绝迹,像青阳腔、目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弦子腔等地方剧种永远退出了舞台,成为写在纸上的史料.
  今年一直在福建、陕西、湖北等地调研全国剧种现状的刘文峰,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戏曲的专家,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戏曲剧种流失的速度惊人,有的地区平均2—3年就消失一个.许多地方,尤其是城市,很难听到、看到当地的戏曲演出,有的仅能从庙会上一睹芳容.在西安,八百里秦川滋养出的秦腔,是陕西的主要剧种,今天很难听到.“汉调桄桄”曾是陕西的9大剧种之一,原来流行于汉中、安康、川北、陇东一带,现在这里2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知当地还有这个剧种.在太原,也很难看到晋剧的演出.刘文峰说,不少剧种目前仅剩下一个剧团,这“天下第一团”的队伍逐渐扩大,而且是多年不从事商业演出,有的长达10年之久没有过完整的演出.大剧种尚且步履蹒跚,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梨园戏”几尽鼓绝,“打成戏”难以为继,“傩戏”鲜闻其音.
  再过几年,几十年,许多剧种或许都只作为一种历史、一种博物馆里的纸上艺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则难觅其踪.
  中国传统戏曲路在何方?
  近来,中国媒体上有关传统戏曲的新闻多了起来.先是有新版的昆曲《1699·桃花扇》在北京亮相,这部戏改编自300年前的传统戏剧名著,以其动人的情节以及现代的舞台设计而引起轰动;接着,越剧在其诞生地----浙江迎来了百年诞辰,精彩的演出在当地掀起了不小的“越剧热”.不过,在看到传统戏曲在局部领域复兴的同时,中国戏曲界更为关心的话题是,传统戏剧怎样发展,才能迎合更多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戏曲专家们是如何评说的.
  昆曲、越剧都产生于中国的南方,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影响最大的京剧,则诞生于北方.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不断吸纳其它艺术门类的精华,因而在全国广为流行,并被人们誉为“国剧”.
  不可否认的是,“国剧”在今天依然面临着观众稀缺、特别是年轻观众不感兴趣的严峻局面,这也影响着青年艺人的择业取向,京剧人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后继乏人的问题.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女士认为,传统戏曲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生,必须借鉴和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她说:
  “作为京剧艺术来说,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北京京剧院(也在)考虑如何使古老的传统的艺术能够跟上今天的时代的脉搏,这个也是我们京剧人探索的一个比较重大的课题.”
  而中国京剧院二团的团长于魁智先生则认为,培养年轻观众群的问题尤为重要:
  “艺术要发展,要流传,演员队伍的接班人很重要,观众‘接班’其实更为重要.具体来说,35岁以下的人很多对京剧是不了解的,怎样去宣传、去普及、去推广,去让他们对京剧不能说爱好,起码让他们产生点兴趣,这是我们这代京剧演员应该做的.”
  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北京上演的昆曲《1699·桃花扇》,可以视为传统戏曲进行创新的一个例子.《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作品,“1699”正是它的创作年代.《桃花扇》这部戏,反映的是改朝换代岁月里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这样的情节,是很容易打动当代观众的.
  去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针对大学生观众,打造了一个“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着力渲染昆曲柔美的旋律和剧情中的爱情线索,在北京上演时颇受年轻人的欢迎.上个月,更新版本的《1699·桃花扇》上演了,这部戏在舞台视觉、服装设计上更加考究,舞台设计更让人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剧导演田沁鑫女士说,戏曲创作应该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上富于新意,尤其是在舞台空间处理上应有新的手法,新版的《1699·桃花扇》在唱腔上保持了传统,但在视觉形象、舞台造型方面迈出了探索的一步.她说:
  “我还是希望在舞台视觉上有所突破,包括舞台的空间结构上有所突破.同时,在内容上我们更可能(做)的是,帮助《桃花扇》来寻找和挖掘出它已经散落或失传的古老唱段,努力把它补充起来,争取做到分寸适宜.”
  昆曲的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被中国人称为“百戏之祖”,中国许多传统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过它的影响.昆曲的唱词华美,唱腔典雅,表演性强,19世纪以后,它发展成南方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高雅剧种”,但昆曲也因此脱离市民阶层,渐渐衰落.2001年5月,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首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谈到《1699·桃花扇》所作的创新尝试时,昆曲研究专家陈兆弘先生做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昆剧今天的创新会成为“明天的传统”.
  “我们就要把昆曲原汁原味地在一部分剧团中保留下来,另一方面,我们要随着时代要创新,要革新.还要吸收我们现代新的剧种优秀的东西,甚至于国外戏曲的东西.(否则,昆曲)一旦失去群众的青睐,艺术再高雅,也没有生命力.”
  与昆曲高雅的传统相反,同样诞生于南方的越剧,一直走的是“平民路线”.这点,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例外----当昆曲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观众的时候,越剧则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农村观众身上.
  杭州越剧院是一支充满活力的越剧团,上个世纪末,在越剧发展一度十分低靡的情况下,该剧团尝试“平民戏曲”的发展之路,特别注意到基层村镇中去培养观众群.杭州越剧院的院长侯军先生说:
  “我们的立院之本就是打响‘平民戏曲’的品牌,坚持为观众演戏,让(基层)观众看到满意的好戏.我们选择的艺术道路是:面向演出市场,尽量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既尊重老观众的欣赏习惯,又致力于争取新观众.”
  一百年前,越剧诞生于浙江的农村地区,后来,一度在大都市上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现在,越剧在许多大城市中的演出少人问津,而在农村地区的演出却非常火爆.』这也引发了戏曲界的思考:戏曲艺术的复兴,是应该定位在城市?还是应该定位在农村?
  戏曲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先生认为,戏曲是一门大众艺术,在高雅与通俗的取向上不应有界线,各个剧种可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出路.他说:
  “中国戏曲是全民族的,全民族的就是要面对全体群众的,农民有农民的需求,城市有城市的需求.今天,(传统戏曲)面对大众,按照不同的受众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因为现在的文化,包括戏曲在内,是多元的时代,那么戏曲也可以朝多元的方向发展.”

我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人教版 第四单元作文用议论文写 中国的传统戏曲是去 是留? 我国传统戏曲的知识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戏曲家谁的著名戏曲? 我国传统的戏曲角色分为_________四大当行,《社戏》写到的角色有__________,在我国的戏曲剧种里,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歌剧”的是___________. 英语翻译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简洁明了`50字左右`吧`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随着社会生活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英语翻译: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 哪些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是 北马南船 我国传统民居是怎样的? 翻译:节约是我国的传统. 图三相关的戏曲剧种是我国的国粹,该剧种初步形成于什么时候 你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为什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快、我们老师要用、15分钟搞定、快、不用像写作文一样、只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国庆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用英语怎么说 我国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