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9:18:17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其号,或题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自署板桥老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
  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七十三岁.郑板桥四十四岁以前在贫困中成长;四十四岁以后至六十一岁以前,中举做官;六十一岁以后,卖画终老.
  郑氏祖上本属书香门第,父亲名之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廪生,先后教授过几百名生徒.生母汪氏,在郑板桥出生三岁时就去世,父亲娶继室郝氏,对板桥也很疼爱.板桥的叔父有一子,名墨,堂兄弟之间感情很好,有如亲兄弟一般.郑家原有典产三百亩,但当板桥出世时,家业渐次衰落.
  板桥是由乳母费氏照养大的.板桥生母去世后,费氏把板桥视为己出.在灾荒年景,费氏也总是驮着板桥上街,先买块饼塞在他手里,再去料理家务.故板桥后来写有《乳母诗》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表示了对乳母的怀念.
  板桥对乳母的感情很深.费氏有段时间暂别郑家到他处谋生,临走前,把板桥老祖母的旧衣服洗好补好,把缸里的水汲满,买几十捆柴草堆积灶下,就走了.板桥早晨跨进费氏的房间,里面空荡荡的,摸摸灶上尚有余温,锅里放着一碗饭、一盆菜,就是费氏平时给板桥准备的.板桥一见这情景,只是痛哭,连饭也不想吃了.费氏勤劳的一生及其高尚情操,潜移默化,深深感染了板桥,他后来为官清廉公正,能够体恤百姓的疾苦,与这也不无关系.
  板桥小时在家里,一直受着他父亲的直接教育和舅家的影响.板桥读书很刻苦,且善于独立思考.板桥读的书也很广泛.他虽不喜欢考证繁烦的经学,但仍然花很大的功夫去攻读.他喜欢读历史、诗词、散文等作品.“少年游冶学秦柳,十年感慨学辛苏.”他不是个束缚在经书教条中的书呆子,也不总坐书斋死读书,而是喜欢走出家门,面向大自然.二十岁时,板桥从真州回到家乡,拜陆种园先生为师.陆种园品行高洁,文才横溢,书法很有个人风格,尤擅长填词.板桥就跟他学习填词.与此同时,他还结交了许多诗朋画友.由于板桥天分较高,学习勤奋刻苦,再加之名师尽心指点,书法、作诗、填词诸方面都有了名声,很快他就成为当时兴化县有名的秀才了.
  板桥二十三岁时,与徐氏结婚.徐氏是个贤惠温顺的女子.婚后他们有了两男一女,为了养家活口,板桥只得辍学了.
  板桥年轻时喜欢写字,爱好学画.特别爱画竹.他家原有两间茅屋,茅屋的南边有些空地,种了许多竹子.每天早晨,板桥起床后就去看竹.竹,“劲节可风,潇洒不俗”,“历四时而长茂,值霜雪而不凋”,时时引起画家的共鸣.此外,他还画兰、画石.在二十岁左右,板桥的兰、竹、石已画得十分出色了.随着年事增长,阅历丰富,功夫日深,兰、竹、石在他笔下越来越不同凡响.于是他就常常以卖画鬻字来解救生活的贫困,但是由于他的竹画立意高雅,借竹咏志,欣赏他字画的人并不多.
  卖字画不行,不得已办起了塾馆,教几个蒙童.但灾荒年景,学生肚子都吃不饱,哪来束脩献给老师!所以,卖画无人要,教书无人来,“几年落拓向江海,谋事十事九事殆”,结果仍是一事无成.
  大约三十岁上,板桥的父亲去世了,接着又是独生爱子早逝.至三十九岁时,他的结发妻徐氏也不幸病殁.这一连串的打击,直使得郑板桥对前途感到了失望,甚至产生了“我已无家不愿归,请来了此前生果”的悲观思想.在这艰难困顿,消沉颓唐中,幸而遇到江西程羽宸,慷慨解囊,以一千两银子相助,才“扫开寒雾”,“一洗穷愁”,使他解脱家庭的牵累,得以出游庐山、燕京、杭州等地.
  板桥在四十岁中举之前,曾有三次出游.板桥在三十二岁时出游江西,三十三岁时,板桥又出游燕京.在四十岁那年秋天,出游杭州,漫步在风光明媚,“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堤上,怀古咏今.他还多次来往钱塘江边,领略潮涨潮落、云起云飞的壮观.
  板桥的前半生,就是这样度过的:读书、授课、著文、卖画、出游.此时的心情,正如他在《落拓》中自我写照的那样:“乞食山僧庙,缝衣歌妓家.年年江上客,只是为看花.”
  板桥虽然落拓不羁,济世之志却未泯灭,四十岁以后还在为功名奔走.自己板桥虽然也很想成为匡时济世之才,然而几次赴考,均名落孙山.板桥进入中年后,曾有两段时间专心读书,一次是在雍正六年(1728)他三十六岁时,住兴化天宁寺,主要是攻读“四书”“五经”,同时学习研究书法艺术.第二次是在雍正十三年他四十三岁时,由于得到朋友的资助,他再度离开家乡,到焦山别峰庵、双峰阁发愤攻读.这回学习内容则广泛了,除读“四书”“五经”外,还读《左传》、《史记》、《庄子》、《离骚》及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二十一史等,可谓经、史、子、集通观博览.这样系统的学习,为他后来的参政、论世、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雍正十年,板桥四十岁时曾赴南京乡试,中了举人.而经过这次焦山借宿苦读,终于在乾隆帝即位那年(1736),赴京都应试,中了进士.他得意地画了一幅《秋葵石笋图》,并题上一诗:“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样.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此时,他已四十四岁,虽不能像牡丹、芍药在春天与群花争艳,却能像秋葵那样与丹桂齐芳.
  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是通行的法则,郑板桥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然也不会回避这一条路径.但他自乾隆元年中进士后,直至乾隆六年他四十九岁时,才被选为七品县令,去山东范县就任.
  范县是鲁西的一个小县,地处黄河北岸.板桥骑了毛驴,带了书僮,一捆行李,几包书,一张琴,来到范县县衙.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人把县府衙门的墙壁打了百来个洞,大家莫名其妙,他解释说是“出前官恶习俗气耳”.因为在他看来,县衙与外面隔着厚厚的墙,新鲜空气进不来,衙里龌龊空气出不去.前任县官们偏爱空气污浊,房间发霉,他却需要自由自在与人交往,打破县令与百姓间的隔膜.
  范县百姓对官府避而远之,小小衙门倒也清静.板桥无所事事,作画看花,饮酒解闷;醉后激奋,不免引亢高歌.声音传到门外,引起衙役议论,说这个县官真有些颠疯.这个议论给小丫头听到,急忙奔告板桥的家属.家属劝说:历来只有狂士、狂生,没有听说还有狂官,应当引起注意.此后,板桥就改在黄昏之后喝酒,酒后即睡,不再像开始时那样了.
  不久,板桥走出衙门,接触社会,了解民情.当时“父母官’出门,总得鸣锣喝道,大张旗鼓,喝令百姓肃静回避.板桥却一反惯例,免去这些排场:“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一杯白水荒涂进,惭愧村愚百姓心.”他经常不在衙门里而是在乡下巡视:“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7由于板桥与农民接触,使他认识到了农民的作用.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弟的书》中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土为四民之末”;“使天下无农民,举世皆饿死矣”.
  板桥办事公道,有较明显的爱憎观点.一次,有个姓李的四川籍学生,在县试考中第一名,但是考生们因他不是本地人,大家哄起来,不准李生应考.李生找板桥大哭了一场,诉说他已迁居范县十七年了,如果要回原籍应试,一则路途遥远,蜀道难行,二则即使回原籍后,语言不通,实在无法可想.板桥听了十分同情他,立即向府宪报告,请求解决.府宪反而诬说板桥“私有所询,乖违公义”.板桥如哑子吃黄莲,有苦没处说,只得忍痛将他除名;但为了李生的前途着想,就把他收做画徒,热心教育栽培他.
  又如,范县有崇仁寺和大悲庵邻近相对,有一对年轻的和尚、尼姑相爱,村上人因为他们触犯了“清规戒律”,抓去见官.板桥看看他们两人年龄相仿,情投意合,就“令其还俗,配为夫妇”,并且写了一首律诗送给他们,其中有两句:“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侨.”这表明板桥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人之美.
  板桥是个耿直的读书人,他不爱巴结上司,而对贪官污吏则十分憎恨.《小豆棚杂记》还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板桥有次因公到省城济南去办事,上司都很器重他,请他去趵突泉赴宴,一边喝酒,一边观赏“天下第一泉”,并嘱他做诗.板桥应声道:“原原有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更难人辨识清泉.”大家听了很不高兴,说是在讥讽上司.这首诗的确很有胆识,一下刺痛了那些贪官污吏.
  由于板桥不摆官架子,办事公道,廉洁爱民,范县百姓把他当做是个谆谆善诱的长者敬重他.他在范县一共五年,五年知县任上他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做了不少有益于百姓的事,所以被后人称颂为:“爱民如子,绝苞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
  乾隆十一年,板桥已五十四岁了.他离开了范县,被调到潍县当县令.像在范县那样,板桥常常穿着便衣到潍县四乡去访察民情,关心着民间疾苦,且能秉公办事.有一次他夜里出门,听到茅屋里传来琅琅读书声,一问原来是有个名叫韩梦周的,家里很穷,板桥就用自己的薪金帮助他,使韩攻读中举,成了进士.韩梦周后与板桥结为知己.
  潍县地处渤海边,盛产海盐,盐商很多.大盐商有钱也有势,经营官盐,往往倚势欺压小本经营的私盐小贩.板桥遇到这样的诉讼案,总是“右窭子而左富商”,保障了私盐小贩的利益.
  板桥对自己施政的失误也是敢于正视的.当时潍县地方每到冬天,偷盗抢劫的事很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板桥就招集当地人编成小队,专事巡查,防范和缉捕罪犯.这本来是好意,不料队里有些不纯分子滥用职权,对无辜农民进行敲诈勒索,而对坐地分赃的罪犯却放纵不管,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板桥发觉后,一面派人暗中调查处理,一面沉痛地检讨说:“殊令我愧对子民也!”立即把小队解散了.板桥在潍县共住了七年.这七年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救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