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3:27:28
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

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
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

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
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
(1)农民阶级救不了中国,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的扶清灭洋,都失败了.
(2)资产阶级也救不了中国,如,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共和国道路没有一个取得完全胜利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与科学也没有拯救中国.
(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
(4)所以,马列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概思路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领导核心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其前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也得到了统治区域内的多数农民的支持,但是这并没有激起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太平天国领导人打着外来宗教的旗号,以天父天兄附体的假象宣传命令,最终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穿,逐渐失去民心.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之间互相猜测,终于发生了内讧,诸王相互残杀,死了大批的精锐,造成后期国内缺少精兵强将的局面,使得无力抵抗清朝的镇压,军事节节败退,最终被中外势力联合剿杀;历史的责任继续落在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肩上.
接着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创建了中华民国,但是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民主和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但是却始终没有能解决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的民生问题,也就是没有能够实现其在三民主义中所提到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再加上国民党以后的领袖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抛弃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内剿共和镇压进步力量,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仍然一味地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继续剿共,而消极抗日,因此这必然激起普天下人民的义愤和仇恨.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不得民心的事,当然人民是不会选择和支持的.因此,历史的重任毅然决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正所谓铁肩担道义,人间正道是沧桑.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认真分析了当时国内各阶级阶层的实际情况后,对时局和民心所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中日民族矛盾危机之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既团结了国民党中的爱国将士,又团结了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在农村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必然欣悦而感激共产党,愿意跟党走,共产党人本身的阶级基础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而且又合理地处理了不同时期与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的关系,正所谓“团结多数,孤立少数”,而国民党正好适得其反.抗战胜利后,在全国人民要求国共谈判,共同领导国家的呼声不断之时,蒋介石却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打内战,最终被共产党打败,而失掉了江山,独自逃到了台湾.而且建国后到文革前,共产党实行了积极的经济政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稳定和巩固了国内的形势,这就更加坚定了人民跟党走的信心,从这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