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梗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6 18:03:15
水稻梗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稻梗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稻梗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水稻梗瘟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蓖.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节瘟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
  [编辑本段]浸染循环
  稻瘟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编辑本段]发病因素
  1、施用的有机肥未充分腐熟;施用氮肥过多或过迟,植株生长过嫩,抗病性降低易发病.
  2、未及时烤田,或烤田不好,长期灌深水,排水不良的田块易发病;
  3、栽培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的田块易发病稻瘟病
  4、管理粗放,田间及四周田埂杂草丛生的田块易发病.
  5、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大水串灌、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易发
  农业防治
  1、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不用带菌稻草作苗床的覆盖物和扎秧草,
  叶瘟2、不种植感病品种,选用抗病、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如
  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
  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宁糯4号,杨辐籼2号,胜优2号,杨稻2号、4号,东循101,东农419,七优7号,嘉45,秀水1067,皖稻28、32、34、36号、59号,汕优89号,特优689,汕优397,汕优多系1号,满仓515,泉农3号,金优63,汕优多系1号;
  晚稻有:秀水644,原粳4号,津稻308,京稻选1号,冀粳15号,花粳45号,辽粳244,沈农9017,冈优22,毕粳37,滇杂粳2号,冈优2号,滇籼13号、14号、40号,宁粳15、16号等抗稻瘟病品种.
  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3号、临稻5号、京31119、中国91等抗穗颈瘟品种.水稻进行旱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8号等抗病品种.
  3、用无病土做苗床营养土,用药土做播种后的覆盖土,
  4、向大田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肥料管理: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取“测土配方”技术,和“早促、中控、晚保”的方针,重施基肥,科学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6、水份管理:浅水勤灌,防止串灌;烤田适中.
  7、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8、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高温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