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孝爱”的征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23:05:31
主题是“孝爱”的征文

主题是“孝爱”的征文
主题是“孝爱”的征文

主题是“孝爱”的征文
孝老爱亲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特别爱读历史书,发现许多皇帝的谥号前都加有一个“孝”字,特别是汉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体现出孝道在中国古代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母爱的博大和无私,父母对儿女的奉献是不图回报也是难以报答的.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颖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颖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请允许我将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一个小官在美食面前都没有忘记老母亲.颖考叔的故事让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龄人,现在的许多孩子看见美食,很少会想到父母.
  用经济上的专用语说,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是一种“投资”,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对我们的“投资”多,我们对父母的“回报”少.这是一种“逆差”,既然是“逆差”,为什么父母还要“投资”呢?因为它出于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面对这种无私的爱,有一部分人竟然无动于衷.
  一本书上说: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尊亲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弗辱其次,能养最低.现在有些人对父母“能养”都不能做到,更别说尊亲了.这样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钱有势而忘了本的人;一种是“少壮不努力”,长大后还需要父母来养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长大后方能为父母撑起一方晴空.
  2.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韶山.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在他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时,那位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全心全意地照顾鳏寡孤独的老人,用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多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